“装出我天地”的90后
文章字数:1,335


    1990年出生的张潘丝毫没有“90后”的稚嫩,是一位的成熟老练的小伙。2012年,张潘从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进入到了本地一家装修公司工作。而在上学期间,张潘就从没停止过“捣腾”。做过网站,卖过衣服,张潘自嘲自己从一开始就是个有想法、不安分的人。
    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张潘格外的看重和珍惜。在装修公司上班期间,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公司,第一个去工地。“那会我刚进公司,别的同事觉得我是刚毕业的学生,业务上没有人带,也没有人教我该怎么做,全凭自己摸索。”半年后,从最开始被人排挤的毕业生,成了老板高薪挽留的优秀员工。“到后来,我一个人完成的任务量能顶其他六个人的。”张潘说。
    但是,张潘心里一直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打工,自己当老板。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13年的春节。回咸阳老家过年期间,张潘的父亲一直让他回家发展,但是张潘认为上学期间,自己慢慢地喜欢上了商洛这个地方,觉得这里的发展空间更大。当正月十五老家的父亲打电话告诉张潘已经给他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的时候,张潘的装修公司已经在商洛租好了店面,准备开张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张潘犹豫之后,决定推掉父亲介绍的工作,自己创业办公司。
    目前,张潘的装修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公司有8名员工,掌管着60名工人。然而当初,他压根就没想过自己会入装修这一行。“当时感觉装修已经算是夕阳产业,我当时的梦想是做一些最新的和互联网有关的产业。”2013年3月,公司成立之初,却遭遇到了房地产不景气的现实。最初的两个月没有接到一单生意。此时的张潘内心产生了一丝动摇、一丝怀疑。“当初在入行前,美好的愿望都被现实击碎了。以前感觉自己对装修已经入门了,很懂了。结果等到自己干起来,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了,一切都那么的不容易。”
    没有生意上门,张潘选择主动出击。商州的小区基本被他们跑了个遍。每天7点出门,晚上8点才收工。每到一个小区,先坐电梯到最高层,然后走楼梯下楼,一家一家的投广告,幸运的话,能遇到业主,他主动向业主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最后,张潘和他的团队选择了几家,以超低的价格为他们装修,然后以此作为样板间,向顾客推广。如今,张潘的公司 每年接到家装的订单就达三四十个,工装也有10单左右。而他的顾客中,50%都是回头客。这是最让他引以为豪的事情。“很多的客户在看过我们的装修后,都主动地介绍周围的邻居、同事到我们这里来。这是顾客对我们的信任。”
    今年4月的时候,张潘遇到一位对装修质量要求特别高的顾客,这位顾客辞退了已经签约的一家西安的装修公司,正在发愁找另一家的时候,张潘答应他不要一分钱的预付款,先给他装修,看了结果再说。当两个月装修完工的时候,这位顾客几乎一次性就付完了整个工程款,而且还介绍了许多别的客户给张潘。
    直到现在,张潘仍然坚持着公司刚起步时的习惯——每天都要去所有的工地两次,亲自检查进度和质量。“我经常开玩笑,我们其实和医生的工作性质差不多,只不过工作对象不同罢了。医生是给人治病,我们是给房子治病。有些人可能一辈子就买这一次房,要让他们住着安心,不留遗憾,就是我工作的目标。”
    对于马上要步入社会的毕业生,张潘的心得是一要用心,二要坚持。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只要用心去做,不怕做不好。其次就是选定方向后,一定要坚持,相信“剩”者为王,总有成功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