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先生
文章字数:1,703

         
                                                                                             ★何树勋
       12:07,和先生气喘吁吁的进门时,老婆正在烟烧火燎地做饭。
    “给你说多少遍了,下课不要磨蹭,你今天又回来这么迟!”
    放包,洗手,洗菜。一定要忍住,和气,和谐,和平。家和万事兴。和先生努力把自己表现成一个犯了错的小学生,低声辩解说:“有一个学生下课问我关于考研复试——”
    “去!就你了不起!人家张老师放学从不耽搁,而且科研那么厉害。看看你,不务正业……”
    和先生知道午饭是没有安宁了。这个时候一定要忍住,和气,和谐,和平。老婆既然已经开启了批判模式,接下来一定会以此进入三阶段:就事论事批评——升华引申——若干小时的冷战。妻子是一个爱较真的人,这一模式她很好地坚持了18年,近年呈变本加厉、升级换代的趋势,因为他们的儿子17岁了。自从怀孕开始,妻子的性情大变,像另一个女人的灵魂附体,当年那个温柔、宽容的软妹子不见了,附在那个熟悉的驱壳上的是一个严谨、严厉、严酷的女所罗门。妻子最初的规定是吃饭不许看电视,更不许吃着饭听讲座。吃饭前一分钟必须进入吃饭状态,连喊三遍屁股在椅子上巍然不动,饭就倒入厕所便池了。吃完饭三分钟内洗锅,锅底内外的水要抹干净。进入新时代,她的饮食规矩是馍馍要么吃完一个,要么别吃。面条一次只许吃一根,要用筷子绕成一个团,像韩国人吃菜包肉一样一口吃完,不许咬断回流到碗里。吃饭、买菜、洗菜、垃圾处理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穿衣、洗衣也不例外。就连睡觉,必须10天头朝南,10天头朝北,而且必须向右侧卧,睡着了也不许改变姿势。
    凡此种种,家庭生活的繁文缛节和先生不是没有反抗过,但是和先生懂得拿捏要有度。言语抗议和罢食都不很成功,后来只好完全臣服。一是嘴不争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除了老婆做的饭,哪怕饭馆的饭,总是吃着不合胃口。其次是经不住老婆闹。和先生经历了老婆花样翻新的折磨后才明白,文革时好多自杀的人可能不是被逼死的,而是一种自觉。几十年前,放学路上一次不小心碰手而开始恋爱,一碗凉皮完成求婚,花一样的青春少女如今变成了老婆所说的“发黄的烂白菜帮子”,和先生觉得自己就是有一万个理由也推脱不了罪魁祸首的干系。其绎实在很多时候,和先生把老婆的各种迫害和残暴当做爱来理解的。久而久之受虐惯了,自己好像成了一个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还能为老婆的暴虐怪异行为进行合理化论证,竟然不自觉的变成了那个被老虎吃了的伥,用老婆的那一套虐待家里的其他人。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和先生一直没有明白。孔夫子说四十而不惑,和先生一直在怀疑是自己白活了四十多年,还是被孔老二给骗了。老婆倒是精明得很,几十年前就明白了,只是和先生听不进去。弄好自己的事,老婆总是这样教导和先生。这样的人生怎么能是有价    值的人生呢,和先生暗中抵抗着。活得真实,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包括学生和同事、领导,力所能及地给别人以帮助,至于说金钱、名利,随他去吧。正是基于这样的人生哲学,只要有学生哪怕是三心二意地向他咨询考级、考研的事,或者生活、学习上的苦恼,他就不自觉地忘记了老婆的教诲,喋喋不休地说一大堆。听的人可能没有感觉,自己倒先感动起来,觉得好像理解了韩愈的教诲。传道受业解惑,做了一回老师,总得给学生点啥吧。几十年过去了,和先生突然发现自己是一个方鸿渐式的废物,学生认为自己笨,同事也觉得好傻。听着老婆日复一日的唠叨,感觉不只是悲哀,而且深深地内疚:一个年纪一把的人,活得像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和先生脑海中又想起了那些“自绝于人民”的罪人。失败不可怕,中国自南宋以来几乎就没打赢过,人们依然活得快乐。屈辱也不可怕,中国自晚清以来几乎一直活在屈辱中,脑袋却一直抬得高高的。可怕的是内疚,感觉上对不起别人,也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别人还可以弥补,对不起自己今生是没有机会了,只能寄希望于下辈子重新来一回。
    和老师每每想到这儿的时候就情不自禁打寒颤,想方设法地停止胡思乱想或者转移心思。一定要忍着,执两用中,不能走极端,人生不管怎么说还得活着。修齐治平?等等吧,不要忘了老二的老二哲学:子欲立而立人!自己都没有立,有何颜面去考虑其余?
    和先生突然又变得豁达起来,就像苏轼附体,王、孟重生。做不了苏、王、孟,但是不影响拥有他们的境界:一尊还酹江月。
    (作者系我校人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