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100条(一)
文章字数:1,847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引导和激励全校党员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校报特开辟《党史知识100条》专栏。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的相关知识点,在每期校报连载刊发推出,带领全校党员师生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深入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
1.在孙中山的领导和影响下,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2.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3.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李大钊是中国最早撰文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在中国大地上高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
4.1919年,《新青年》杂志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李大钊。
5.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建立的。
6.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著作全文翻译成中文传入中国的人——陈望道。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传播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7.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继续举行并胜利闭幕。在南湖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被推选为中央局书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8.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首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党章。
9.在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前后,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10.1922年7月,彭湃在自己的家乡海丰县成立了第一个秘密农会。
1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
12.1924年1月,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3.国民党一大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这所学校设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所以通常被称为黄埔军校,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国民党左派廖仲恺为党代表。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这是它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
14.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各个阶段的革命态度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大会还指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提出了无产阶级与农民建立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大会还制定了有计划地开展工农运动的方针。
15.党的四大规定,有三个党员即可成立一个支部。
16.1925年5月30日,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
17.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
18.北伐战争中,叶挺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19.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全国形成三个政权对峙的局面:以张作霖为首的北京政府,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和继续保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
20.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会议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21.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以“分共”的名义,正式同共产党决裂,随后,汪精卫集团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大屠杀。至此,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22.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两万多人,在南昌城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3.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根据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在发言中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24.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25.1927年9月29日,起义军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了改编,史称三湾改编。前委将已不足千人的部队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
1.在孙中山的领导和影响下,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2.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3.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李大钊是中国最早撰文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在中国大地上高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
4.1919年,《新青年》杂志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李大钊。
5.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建立的。
6.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著作全文翻译成中文传入中国的人——陈望道。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传播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7.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继续举行并胜利闭幕。在南湖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被推选为中央局书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8.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首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党章。
9.在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前后,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10.1922年7月,彭湃在自己的家乡海丰县成立了第一个秘密农会。
1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
12.1924年1月,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3.国民党一大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这所学校设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所以通常被称为黄埔军校,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国民党左派廖仲恺为党代表。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这是它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
14.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各个阶段的革命态度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大会还指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提出了无产阶级与农民建立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大会还制定了有计划地开展工农运动的方针。
15.党的四大规定,有三个党员即可成立一个支部。
16.1925年5月30日,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
17.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
18.北伐战争中,叶挺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19.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全国形成三个政权对峙的局面:以张作霖为首的北京政府,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和继续保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
20.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会议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21.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以“分共”的名义,正式同共产党决裂,随后,汪精卫集团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大屠杀。至此,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22.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两万多人,在南昌城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3.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根据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在发言中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24.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25.1927年9月29日,起义军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了改编,史称三湾改编。前委将已不足千人的部队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