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先生
★耶磊
文章字数:1,123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私下与朋友们闲聊时,我一直称李正峰先生作“师爷”,这是因为上大学时教我们书法的李勇老师是先生的学生。虽然大一时在中文系的学术活动月上,先生曾给我们做过一次关于书法的讲座。但说实在的,我与先生并不相识。 那时我刚上大一的第二学期,其时先生早已退休。那天晚上,老联大那个可以挤三百人的报告厅里足足挤了近五百人,好在那时联大的扩音设备还行,我得以在窗外聆听先生的讲座。尽管那天晚上,原本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从7:00一直持续到了11:00宿舍熄灯,但由于窗台上也挤满了人,我看不到先生,先生也不可能知道窗外到底还有多少人在听。所以,严格地说,我与先生并不相识。印象中我仿佛依稀记得先生那天晚上好像穿了一件白短袖,头发微微有些斑白,声音很洪亮,很健谈,讲到高兴处还不时地挥手比划一两下,很从容。 这是我印象中的先生。后来,我又从李勇老师和蔡光澜先生那儿或多或少的听到了一些先生的故事,对先生的学问与为人有了一点了解,但除去不知不觉中感到的亲切与崇敬之外,关于先生的印象,依然还是印象中的那位先生。 2000年9月1日,对联大人来说,是一个应该永远纪念的日子,西安市国庆五十周年献礼工程——西安联大新校区终于正式投入使用了,我们由翠华路搬到了电子城。新校园很大,很堂皇。十二月份的一天,天气稍微有点冷。我骑着自行车,一手抱着刚从省硬笔书协领回的一册作品集,一手扶着车头晃晃悠悠地在校园里穿行。在操场边上,我碰到了李勇老师,我们边看集子边闲聊。李老师说,赶年后有时间了,要带我去拜访先生,请先生给我点拨点拨。那时我虽然也在写字,但由于受一句“从来书画本相通,首在精神次在功”的影响,字写得太浮,不实在。那时也曾不止一次的有过拜访先生的念头,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及自己的懒散而一再缘悭。这一次,我总算感到自己真的快要见到先生了。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与李勇老师的闲聊,竟成了先生在世时我们最后一次聊起先生。 2001年的寒假和以往的假期一样无聊。收假返校之后,还没有收拾好行李,就听到先生不在了的传闻。当时心里猛的一阵子咯噔。印象中,先生的头发虽然有点斑白,声音却还洪亮,动作依然从容,于是我想,这恐怕有点不可能。但事实上,先生确实不在了。我联系到了李勇老师,从李勇老师那儿我得到了确信儿——先生确实真的不在了。 2004年春节,在李勇老师家里,我们又一次聊起了先生。那天,我从李老师哪儿得到了一本纪念先生的集子,集子里,有一张2000年春先生与霍松林先生的合影,两位老人家并排坐在一面挂满条幅的白墙前,神情很从容。先生面带微笑,右手夹着一支香烟,头发真的有些微微斑白,但精神矍铄。于是我想,那次讲座上,也许我应该真的见到过先生。 原载于 《商洛师专》2006年3月31日第47期第4版